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佛教常识

学佛不执着善恶

来源:七宝教寺 时间:2021-11-27

佛法中的智慧,也就是智者和仁者之间要有区别。我们一定要区别。所谓仁者,他是慈悲的;所谓智者,他是有智慧的,但是仁者要有智慧,智者也要有慈悲,两者间必须同时具备。但是应该是什么呢?应该是理智与感情的圆融运用。


我们既要讲理智,还要讲感情。我们头脑清醒,办事才会掌握尺度,如果头脑发烧发热,那么只会感情用事。我们必须清楚这一点。清楚就是要掌握一个度,这个度如果不能掌握,我们的感情多了,那么理智就少了;我们的理智多了,那么感情就少了,导致麻木不仁。


比如说:我看到一切都如幻如化的,看到别人受伤了,或者看到别人不幸了,我也会麻木不仁。这样的人就是什么?理智多了,感情少了。这不行。但是如果说这个人感情重,人家哭,他也陪着哭,不能开导人家走出人生的困扰和误区,那么就等于感情多了而没有理智,也就等于没有智慧。这两者之间必须要圆融,只有圆融地运用,才能够感觉到慈悲和智慧——悲智双运,应该是这样。我们不可以只有感情而没有理性,也不可以只有理性而没有感情。


事实上,我们的理性和我们的感情常常在斗争。


为什么斗争呢?因为有了这一个,就不能有另一个;有了另一个,就不可能有这一个。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之中,说一句实在话,一直都是感情和理智在矛盾和斗争。有时候感情占了上风,有时候理智占了上风,更多的时候都是感情用事,如此就常常不符合佛法。我们今天学了佛法,就要把它们的位置摆正,入情入理,历事炼心,中道圆融。


所以自己在反对自己,不是别人在反对我们,而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佛的过程之中自己矛盾。人是矛盾的动物,也是情感的动物。只要我们认定了这两点,我们就会知道,自己在同自己斗争,自己矛盾,不是外在,外在只是条件。其实内心的反应,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,不论好事还是坏事,我们自己的感情和理智一直在争斗。结果往往就是:一般的人——学佛定力不够、功夫不深的人,会随波逐流。


我们必须要讲感情,但是那也必须是在智慧引导下的感情,这才是理智。理智和感情必须圆融、双运,如果极端,都不是佛法。如果我们只有感情,不是佛教徒,会六道轮回;如果只有理智,没有悲心,也不是佛教徒。就像我们一直在讲慈悲,而当自己家的人有故事的时候,我们都不能管,那又叫什么慈悲呢?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、反问,就要去校正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,那才会使大家相信。我们是讲原则的,但同时还是讲慈悲的,要有一个度。这个度就是学佛,就叫中道圆融。


布施平等觉,让我们真正地掌握了布施的规则。布施是要讲度的,而不是无度或者没有任何标准。尤其对一个佛教徒,如果是信仰的实践,那么就不仅仅是做好事的问题。有人曾经同我说过:“佛教是讲善的、行善的吗?”我既同意又不同意,因为佛教确实提倡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但是第三条根本不可忘记:“自净其意”。为什么要“自净其意”呢?我们不可以做坏事,即使做了好事还不执着,而且做得又恰到好处,是非常圆满的一个布施功德,这是佛教所提倡的解脱归宿。


佛教绝对不仅仅是向善的,《六祖坛经》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: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那个当下:不执着恶,也不执着善,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。当然,当时六祖惠能大师是对惠明讲的。惠明要夺衣(袈裟),夺衣不得,所以就问法。六祖大师就给他讲: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那就是你惠明的本来面目。


我们一般人在学佛的过程中,不是向恶就是向善,唯独没有智慧,所以需要用智慧来抉择。如果没有智慧,布施就容易变成轮回的福报;如果有了智慧,布施就是解脱的功德,布施就是福慧双修平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