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佛教常识

吝啬与惜福是两码事

来源:七宝寺 时间:2018-02-12

 

    “吝啬”是个贬义词,“惜福”是个褒义词。“惜福”看起来跟“悭贪”很像,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。“悭贪”是对他人苛刻,而“惜福”是对自己苛刻。很多人生活中吃的、穿的、用的都很普通,过日子很节俭,但是对待三宝或者对有需要的人则出手很大方。
 
    何为吝啬
 
    “吝啬”的字面意思是“小气,当用而舍不得用”,在佛教中常常用“悭”来指代。
 
    《中阿含经》卷三十一曰:“我见世间人,有财痴不施。得财复更求,悭贪积聚物。”
 
    自己的东西不舍得给别人叫做“悭”,看见别人的东西就想要叫做“贪”。这样有什么样的果报呢?
 
    隋智者大师在《法华文句》中说:“悭贪堕此趣,此趣多饥渴,故名饿鬼。”吝啬悭贪之人,死后当堕为饿鬼,常受饥渴的恶报。
 
    何为惜福
 
    该用度的地方不抠门,不该花费的地方一分一毫都不浪费,这是“惜福”。
 
    清代儒将左宗棠写过一副对联:“发上等愿,结中等缘,享下等福;择高处立,寻平处住,向宽处行。”身为一代名将的左宗棠胸怀大志,身世不可谓不显赫,但是要求自己及子孙只享下等福,这是真正的惜福。
 
    惜福有两层含义:一是不浪费,二是不用错地方。有些人在细小的方面不注意,比如对掉几粒米,费一点水不以为意,其实这是不对的。俗语云“聚沙成塔,聚水成涓”,不防微杜渐,福报会一点点地流失掉。有些人很注意细节,一丝一毫也不浪费,但就是用的地方不对,那也不是惜福。将福报用在与修行相关的事情上,把所有的福报都转化为日后解脱的善缘,这才是最好的惜福。
 
    对治吝啬
 
    “悭贪吝啬”与“节俭惜福”的含义搞清楚了,对于惜福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,那么对于吝啬,该如何对治呢?答案是布施。
 
    “吝啬”是一种习气,想要克服肯定是很难的,我自己在对治的过程中用的方法就是鼓励自己去行供养和布施。只要供养的善念一生起,立马锁定,然后逼着自己一定按照最初那一念去执行。经过几次以后,慢慢布施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,越来越欢喜了。